同质化严重 国产手游无原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的逐利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为了“利”而放弃某款产品最为核心的东西,这就有点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如今的中国手游圈,便充斥着这样的风气。为了逐利,舍弃游戏本身的乐趣、挖空心思设置付费点、照搬成功产品的模式不求创新。这导致中国手游同质化严重、换皮型手游层出不穷的现状,长此以往,手游业何去何从?要理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头说起。
换皮盛行,渠道为王的苦果
在笔者看来,中国手游行业的现状,与国内发行“渠道为王”的前因是分不开的。
在国内安卓市场上,各大渠道把持着一款款游戏的生死命脉——特别是没有强IP、没有大背景的中小手游CP所研发的游戏——数据不好?评级不高?付费不理想?对不起,渠道不陪你玩。
这样一来,许多本就在夹缝中挣扎求存的中小CP,为了生存下去就不得不迎合渠道进行研发。那渠道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呢?游戏性高?模式新颖?这些渠道都不在乎,它们在乎的是:能不能赚钱。
创新风险在渠道看来是无法忍受的,与其将注压在“有可能成功”的新品身上,渠道们更愿意接受拥有成熟玩法、经历过市场检验的游戏模式。
于是我们看到大量成功产品被抄袭、换皮,然后一股脑地推出到市场上。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些游戏的次留、七留、付费率等数据让渠道满意。
渠道愿意帮忙强推,一款手游基本就能活下去。生存与理想之间的落差,是造就当前中国手游行业局面的根本。
渠道为王的苦果,也只能由整个行业来吞。
打破桎梏,高品质才有未来
中小CP苦于求存,那么大公司又在干什么呢?实际上许多远见卓识的公司、从业者已经意识到“渠道为王”的局面不利于中国手游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看到了一批自研自营、不理渠道的“强者”出现。
这其中的翘楚当数网易。拥有两个“西游”的强IP及十数年端游用户的积累,让《梦幻西游》与《大话西游》一经推出便雄踞各排行榜榜首。
这样有品质、有沉淀、有用户基础的高品质游戏,自然是不用看渠道脸色的。相反,渠道反而需要求着这类游戏在自己的平台上发行,以期能带来更多流量、更多用户和更多收入。
无独有偶,远算不上一线大厂的多益网络,旗下《神武2》及《梦想世界》也依靠端游多年的积累及手游优秀的品质,走上了自主发行的道路。市场的成绩证明,这两款游戏的表现依然抢眼。
这两家公司用自己的行动向业界证明,高品质的游戏足以打破“渠道为王”的桎梏,为自己赢得一片天地。
那么,如果是没有端游多年积累,也没有强势IP介入的中小型CP,是否就与创新玩法、打造高品质游戏绝缘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敢于创新,谁言国产无原创?
实际上国内的中小型CP中,不乏一些有想法、有实力的团队。他们对游戏的理解极深,也能将自己的创意结合在游戏中,打造出品质极高的手游。
前几年,陷入“抄袭风波”的《战舰少女》,虽然也是“换皮”手游,但不可否认其换皮手法的高明。直至今日的成绩也表明,市场和玩家对这样的手游接受度极高。
去年立项并在前不久经历了一场风波的《少女前线》同样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如果说《战舰少女》还有“抄袭舰C”的质疑存在,那《少女前线》这款游戏无疑是中国手游原创的表率。
单从游戏性及品质上来讲,《少女前线》都当得起“精品”二字。一个年轻的团队,把自己对游戏的理解融会贯通,为玩家带来这款各方面都堪称拔尖的作品并且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谁还敢说中小CP创新就是死路一条?
在笔者看来,并非国产手游无原创或不敢原创,而是成熟的团队在商业化运作中已经渐渐迷失了自我,将“创造力”这个至关重要的素质遗失殆尽。
拿不出玩家、市场认可的“创新”,自然会被淘汰。反观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团队,却牢牢抓住了“游戏”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乐趣。
这样一来,他们的作品被认可、接受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笔者相信,类似《少女前线》这样的游戏,离了渠道一样活得精彩。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表达一个观点:不要惧怕创新。只要研发者真正把创造力发挥出来,拿得出精品游戏,那中国手游行业里“渠道为王”的现状必将被打破。
到那时,中国手游行业才能真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契机,才能真正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