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原创]“铝包子”上餐桌 监管不能总疲软

    [原创]“铝包子”上餐桌 监管不能总疲软

    为了让自己做的包子蓬松卖相好,从而吸引客源,咸阳沈家小区的“汤记包子铺”老板在面粉中加入含铝泡打粉,蒸出“铝包子”出售。4月7日,秦都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联合公安机关再次对该包子铺进行检查。经检验,店里的包子中铝含量依然严重超标,民警随即将包子铺老板汤某及其妻子带走调查,并于当天将汤某刑拘。(华商报4月4日)

    毒豆芽进了大学食堂,“铝包子”又上了百姓餐桌,尽管我们的胃已足够强大,但看到这样的新闻还是心里一惊,这样的“铝包子”吃进胃里,对骨骼和神经系统产生极大损害。老人、儿童长期食用会导致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孕妇长期摄入,则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成长。很多网友表示,小商小贩和各式作坊遍布大街小巷,谁能保证自家门口上的包子就安全,以后再也不买包子吃了……

    网友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咸阳“汤记包子铺”铝包子只不过是食品领域里的冰山一角。近几年曝出的食品中非法使用添加剂可以说非常普遍,不加不好看,多加也没人发现,为了好看卖相好,一些不法商贩在包子、油条、馒头和面条中过量加入添加剂,已是业界的潜规则。

    黑心商贩逾越了道德底线,固然可恨,那么谁给了不法商贩可乘之机?首先从2014年11月起,“汤记包子铺”就开始违法使用,去年8月执法部门就在检查中发现了,当时只是令其整改,今年3月再次发现,直到4月查处,这么长时间又卖出了多少毒包子?其次既然这种香甜泡打粉含铝,那么为什么这类食品添加剂还在生产,这种添加剂有没有严格的使用说明?

    “铝包子”如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社会道德“失守”的冷峻现实,还照出了监管疲软。包子也好馒头也罢,这些大街小巷商贩使用添加剂确实不易被发现,一些商贩根本不按国家规定操作,添加剂加什么、加多少,自己说了算,但这些不是监管可以疲软的借口。我们常说“食品安全大于天”,既然在去年8月就查出了,为何当时不采取强硬措施?指望不法商贩自己整改,监管部门是否有点太天真了?靠群众举报才查处,不出事就睁只眼闭只眼,很多时候即便查出问题,执法也只是变‘只罚’,有些‘洪水猛兽’就是监管人员执法疲软纵容的结果。

    我们何时不再担心食品安全?这是很多人的追问和期盼。杜绝“铝包子”遏制添加剂滥用,在细化添加剂使用规范同时,唯有寄望强监管,对街头巷尾的商贩要常态化检查,一旦发现滥用导致危害的要追究经营者的刑事责任,对监管失职人员也应追究到位,加强警示效应。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