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血饮评论|中国在全球出口占比超越美国等
在全球需求疲软形势下,中国出口企业却发现一丝曙光,他们不断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这对中国来说固然是好消息,但扩张本身却会加剧贸易紧张关系。路透社4月22日报道,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2.3%升至13.8%。这是美国在1968年曾经占到的比重,此后任何国家一直都望尘莫及。
血饮评论: 二战后的美国之所以能够击败英镑建立美元霸权,依靠的就是美国二战期间建立的强大工业体系,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几乎使得美国占领了欧洲市场,在东亚地区美国的产品更是对国民党占领区大肆倾销。美国在二战后虽然没有攫取多少领土但是开拓的海外市场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藉此优势,美国在1968年达到占比全球出口13.8%可谓水到渠成。这个记录在2015年被中国打破,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达成的,血饮以前一直觉得在西方国家和南方国家经济面临增长乏力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可能会迅速的占领他国市场,现在路透社的报道证实了这点。
在美国看来,收紧美元流动性的加息政策,是掠夺南方国家的必要手段。这对中国既是风险又是机遇,外媒唱衰中国经济的时候,总是以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作为论据,但是他们却故意忽视了大宗产品暴跌也会影响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因素。以单一国家进出口总额来证明中国经济衰退是没有说服力的,更直接的指标是世界市场的占比,可惜中国在这个数值上的表现,狠狠的抽了国外和国内某些媒体的脸。中国在逆境中登顶世界贸易王座,这对美国绝对是重大利空!我们知道美国打压中国和德国等工业化国家经济的武器,就是压低大宗产品价格强行对其输入通缩。而与大宗产品呈反比的美元指数却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到时候中国经济自然会随之复苏,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会进一步扩大,这将会创造人类历史上单一国家占比世界贸易比例最大的世界纪录,并且将会维持很长时间。
与贸易占比重登上王座一样,中国在2015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贸易顺差的记录——5700亿美元!两个记录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强大的生命力,这直接狠狠的扇了索罗斯、高盛之流一个大嘴巴。回顾世界历史,当一个世界强权诞生的时候,首要的标志就是工业产值占比达到世界第一,然后就是在世界贸易中占比最大,当年的英国和美国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与中国类似,美国在1893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工业产值第一,1968年贸易占比达到顶峰。今天,中国在走同样的道路。很多人觉得美国金融霸权的建立单纯依靠军事霸权,甚至认为军事霸权是美元霸权建立的根本原因,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
请记住1968年这个时间,这是华尔街第一个金融衍生产品诞生的时间,正是借助庞大的世界贸易占比美国才能强迫他国接受美元新霸权。在1971年之前,美元被广泛接受是因为美元和黄金捆绑,世界贸易中实行的,实际是金汇兑本位制。但是,1971年之后,美国脱钩黄金,将美元发型建立在美债增长基础之上,除了依靠军事霸权外,更多的是美国拥有的世界贸易霸权这个根本!可这,却是很多人没有清楚认识到的一点。请注意一个重要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经济势力的支撑,军事霸权是无法持续的,大英帝国的没落和苏联的解体,对此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在前面的文章中,血饮说过,人民币可能的锚定物就是世界工业产品价格定价权,这个定价权的内容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在质的方面,中国要不断向制造业顶端爬升,并成为规则制定者;而在量的方面,中国要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市场中的占比。中国目前在质和量上都在大踏步的进步,与之对应的是,传统的工业强国美国,却面临产业空心化和研发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窘境,而处于制造业顶端的德国,虽然技术先进但是面临欧洲一体化进展重度受挫的局面,欧洲市场内部分裂和市场饱和一直深深的困扰着德国。对于德国来讲,可能的前进方向有两个,向西或者向东。向西看,美国高昂的人力和研发成本以及频繁借助贸易手段打击对手又使得德国疑虑重重。最终,德国选择了向东看,将工业4.0与中国工业2025对接。德国要保持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与中国国内市场结合,否则德国制造业就会步美国制造业的后尘。
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中国一直让离岸人民币结算和实体贸易紧密捆绑,这样就能防止美国在海外对人民币进行狙击,随着中国贸易占比不断增长,人民币必将有战胜美元的一天。这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途径。等中国占比世界贸易达到绝对优势的时候,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成功之时!血饮需要特别强调一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果,而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千万不要因果倒置!
[姚余栋:新兴经济体可能出现“美元荒” 人民币已经具备补充全球流动性的潜力]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人民日报》发文称,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趋紧,新兴经济体或美元短缺。通过双边本币互换、区域金融安全网等,人民币可补充流动性。
血饮评论: 姚余栋的话可以看做是人民币对美元霸权下的一道战书,内在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既然美联储收紧美元流动性,那么人民币可以来填补这个空档。如果仔细思量姚余栋的话,这也是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挖苦。中国正在全世界抄底,而美国却在紧缩与宽松之间来回摇摆,前段时间伯南克发表讲话提倡继续进行“直升机撒钱“式的宽松。奥巴马会晤耶伦后,耶伦脸色不悦,其实奥巴马的要求很简单,不要让美国股市在大选年重挫,不然这对民主党将极为不利,要想美国股市不下跌,那么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就不能过多炒作。现在看来,耶伦也接到了美国总统下达的政治任务。但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却在上涨,目前接近1.90%,如果再次突破2.0%的话,美联储再次炒作加息预期就是必须的,耶伦夹在股市和债市之间左右为难。
中国此时表态替美元分担流动性压力,可谓“善解人意”。中国大规模对外抄底收割美联储的胜利果实,美国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人民币此时跳出来愿意提供支援对美国是巨大的嘲讽。技术上美元指数纳入的货币中没有人民币,人民币填补美元空缺不会影响美元指数,美国可以继续用美元走强欺骗世界美国经济在复苏,何乐而不为呢?
人民币自2011年美元走强以来对美元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在美元走强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贸易结算方更愿意接受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这样对结算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国际投资中同样也是,面对各国货币对美元贬值,币值稳定的货币和国家就是避险资金的天然良港。人民币实际上钉死美元的汇率为中国贸易增长和吸引国际资本提供了巨大的保障,中国每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在世界贸易占比不断提高就是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的好处。在中美抄底之战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打消了被投资国的外部顾虑,通过货币互换解决了被投资国的内部顾虑。人民币补充美元流动性不足,被他国所接收还解决了中国对外抄底使用美元耗费外汇储备的难题。使用人民币直接抄底,那么中国维持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就成为可能,这样的话中国的基础货币供应就能够自主,而不用绑定美债,脱离了美元中国也就彻底的摆脱了美国的金融殖民。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这个。
据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21日消息,针对“中国4月12日在南海附近发射了洲际导弹”的报道,国防部新闻局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在境内按计划进行科研试验是正常的,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媒体报道的试验地点纯属猜测。
血饮评论:虽然中国在南海试射洲际导弹的新闻被国防部否认,但是,外媒的猜测除了给南海争端火上浇油外,还有更深的意义。在前面的文章中,血饮就说过中国反击美国部署萨德系统,发力点就是南海。美国在东北和华北企图探测拦截中国导弹,那中国就寻求在南海开辟水下核发射阵地应对。外媒的猜测可以看做是反击的一种,中国对美国核威慑是三位一体的,如果对美国发射战略核武器的话,陆基路径上有两条:一条是从新疆发射东风5,走北极航道直达美国本土,路径最短。当年小布什千方百计的在军事拉拢蒙古,就是为了在蒙古部署雷达监测中国战略导弹发射路径;另外一条是从东北华北山东地区向西发射核导弹,跨越太平洋攻击美国本土。
空基方面中国相对薄弱,用部署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轰6K携带核弹对驻日美军、驻关岛美军进行攻击,或者用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攻击。目前公认的最隐蔽最高效的核反击是海基核力量,但是这方面中国又是最弱的。东海、黄海、渤海对面就是美日严密的水下潜艇探测网,1994年美国在黄海跟踪返航的中国核潜艇差点引发中国军事对峙。这里面就暴露出了中国海基潜艇力量在美日面前的窘境。目前美国已经铁了心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我们知道美国是体系作战,C4ISR系统是联网的,萨德探测到的信息如果再和日本的X波段雷达联网,那么中国在东北华北的导弹活动就将被美国窥探,跨越太平洋的核反击路径就会被掐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境地是很危险的,新疆和内陆地区虽然有核弹发射井和公路铁路机动核导弹值班,但是这样中国的核发射阵地就只剩下陆路了,这样核弹数量比中国多很多的美国就占有了优势。
那么中国的反击策略是什么呢?有两个,首先在东北地区部署中远程导弹直接瞄准萨德系统,中国最近把东风战略核导弹东移就是对萨德的直接反应。其次就是开拓南海,南海平均水深3000米,是核潜艇的天然发射阵地,中国目前的扩建岛礁并且部署战机和防空系统,其实就是在构建完整的立体防御网,等这个防御系统建成以后,在配合中国海南亚龙湾的核潜艇基地以及陵水等路基航空兵支援的话,美国在南海将会受到全面制约。将来的辽宁号以及国产航母如果再南下的话,将会为核潜艇部队提供更强大的掩护。从南海水下发射核导弹不论是走北极航道还是在航母掩护下前出太平洋通道的话,中国的核威慑力不仅不会下降还会加强。中国在南海军事行动还能在关键时刻掐死南海主航道,逼迫日本和韩国屈服。
这次外媒之所以猜测中国在南海发射洲际导弹,正是看出了中国未来的动向,现在放风不过是为了试探中国的反应而已。不管怎么样中国在维护国防安全方面是绝对不会让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经不是96年台海危机时候的解放军。随着台湾南海问题不断升温,解放军会一雪台海之耻。
4月22日,上期所、大商所和郑商所再度出台风控措施,抑制商品期货市场过热炒作。大商所宣布,自4月26日起大商所焦炭和焦煤品种手续费标准由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6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1.8。郑州商品交易所则宣布,自4月26日起,对棉花品种恢复收取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棉花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5%调整为7%,涨跌停板幅度由4%调整为5%。
血饮评论: 最近的大宗产品涨价着实让很多人蒙圈了,血饮认为这次大宗涨价和过年后房价的疯涨一样,是合理上涨基础上的非理性上涨,游资在其中的炒作是非常明显的。血饮已经说过美元指数下行后大宗产品和房价都会上涨,这是上涨的合理的基础。那么游资大规模爆炒房价和大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血饮认为今年年初的股灾使得游资损失惨重,去年年末公募和私募是在接近满仓市场一片向好声中踏空,股灾后损失惨重的游资急于在其他领域挽回损失,所以才有了之后的一二线房价暴涨。这次的大宗涨价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黑色系为代表的大宗涨价同时带动了A股相关题材股票的上涨,这样的话大宗涨价不仅让期货投资赚钱,同时买入相关股票的话等于是在期货之外又加了杠杆。游资的这种做法能够将收益最大化,鉴于股市一直在弱势震荡、大宗产品跌价对中国通缩严重,游资的炒作对中国经济是有利的,只要不过分炒作管理层是不会强力干预的。
正如前面所说最近大宗价格涨价是美元弱势的表现,美联储三月份没有加息再加上中国经济数据向好都支撑了大宗涨价,但是网上很多说大宗涨价是中国主导的,这种说法欠缺考虑,首先大宗产品价格不是中国能完全操控的,其次中国狙击美元强势成功带来的结果就是大宗涨价,这会大大缓解通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输入。美元强势在今年年底结束,大宗产品涨价也是未来的趋势,这代表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即将过去。另外一方面美国操纵大宗产品确实能从中国身上搜刮油水,这更加证明了中国要积极争夺大宗产品定价权,同时加紧实施新能源战略,大宗特别是油价上涨以后新能源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定价权的取得有利于中国摆脱石油美元的剥削。
[ 转自铁血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