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化两岸关系 伤台湾激民怨
恶化两岸关系 伤台湾激民怨 ——台湾各界检视当局执政“期中成绩单”之二
来源: 北京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版次: 09 作者:
据新华社台北5月20日电 “果农眼泪流”“观光惨兮兮”“经济很沉闷”“同胞感情伤”……民进党当局上台两年,一手造成两岸关系恶化,冲击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台湾经济民生,让岛内民众怨声载道,舆论批评声浪高涨。
两年来,两岸关系冰冻重创台湾观光业。数据显示,2015年来台大陆游客有418万人次,去年已降至273万人次。《中国时报》估算,两年来大陆游客减少,使台湾观光收入流失约1042亿元。
“两岸是一家人,关系本来好好的,为什么要搞‘台独’,真是不顾老百姓死活。”台东王姓出租车司机过去常接待大陆游客,但这两年业务量大受影响,现在平均每天净收入仅三四百元。他直言,日子越来越难过,看不到希望。
《联合报》最新民调显示,有五成六受访者对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感到不满,满意者仅占二成四。岛内一家网络媒体就当局领导人最迫切要处理的事项进行民调,有53%的网友认为是两岸关系,占比高居首位。
连日来,台湾舆论和各界人士密集检视民进党当局“期中考”成绩单,两岸政策是最受关注的焦点。
“当局执政两年来不接受‘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制度化协商中断,两岸关系越来越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局“文化台独”“柔性台独”“渐进台独”“去中国化”动作不断,造成两岸紧张对立、互信基础丧失、对话协商停摆、交流合作受阻,对台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显著负面影响,民间叫苦不迭。
《中国时报》社论认为,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造成两岸两会互动停摆、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等同搁置”,“外交休兵”结束,加上强推“去中国化”,行政机构负责人公开声称是“台独工作者”,让两岸关系“陷入空前紧绷状态”。
岛内媒体还批评说,当局执政两年来,从拆除成龙赠送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的“十二兽首”、清明节取消遥祭黄帝陵、郑成功收复台湾祭典降低规格,到新课纲大幅缩减中国史,《开罗宣言》不列入教材,“去中国化”动作不断,让台湾社会陷入分裂对立。
令社会深感忧虑的还有,民进党上台后,凭借在立法机构的多数席次优势,修法降低“公投”门槛,助推“台独”势力鼓噪操弄“入联公投”“正名公投”“独立公投”,拉高台海局势危险系数。台北商业大学副校长刘瀚宇忧心,“台独”必将导致严重冲突。
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柳金财认为,限缩两岸学术交流合作不利于台湾学术发展,若当局硬要干涉或管制,只怕会继续加快台湾人才流失。台湾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指出,两岸交流停滞让台湾变成“失速列车”,而“失速的台湾”终将变成“停滞的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