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识破综艺节目炒作之道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4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报系: 日期 更多

订阅安徽手机报 发送hah10658000即可随身阅读每天早晚报 5元/月

话题点要准备十个全程炒作有公式参考 识破综艺节目炒作之道





伴随着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火爆,各种炒作话题也是层出不穷。不久前,柯以敏在某选秀节目上羞辱选手,被制作单位罢免了评委资格,先在微博中道歉,又跳出来质疑电视台炒作。在网友看来,双方都炒得不亦乐乎,业内人士却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如今的综艺节目炒作,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为了头条和收视率,都是蛮拼的。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可能都分辨不出是炒作还是真事。

炒作无孔不入


100个热门事件 99个是炒作的

  从事多年影视、艺人营销的团队负责人J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一语道破行业内幕,“干这行久了,很多时候都不敢相信别人,‘假的’太多了,炒的也太频繁了,看新闻导语就能分辨其是炒作还是真的新闻。”

  都有哪些新闻是炒作的“重灾区”? J先生说:“艺人和艺人之间的CP啊、恋情曝光、结婚、离婚等艺人之间的绯闻啊,还有吵架、打架撕X啊,罢录、耍大牌啊等等(全都是)。”对于热门综艺事件,J先生告诉记者:“很负责任地告诉你,100个热门事件,95个都是自发炒的,4个是意外衍生的话题,节目组顺势炒的。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炒不出的。”他以某综艺节目为例:“譬如最近某金牌作家+制作人+导演,在节目录制期间,因另一个嘉宾说了一句‘我怎么感觉在跟一个女人吵架’,该复合型大腕儿就愤然离场了,开玩笑好吗?这大腕儿什么世面没有见过,记者就算拿话筒对着他抨击,他都能沉着应对,怎么可能因一句话罢录。”

炒作竟有公式


完整运作=埋点+找点+沟通+执行

  某传媒公司工作人员小亮告诉记者,炒作虽然不像节目制作一样,有一个“制作宝典”,但是也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运作流程的:埋点+找点+沟通+执行,一共四个步骤。

  所谓的埋点,就是节目组在节目还没有录制之前,就开始进行炒作雏形规划,将炒作点直接植入到节目内容里面。而且埋点的时间越拉越长,炒作越来越真假难辨,有时候节目台本还没出来,炒作“剧本”已经开始研发了。如某“我带岳母上节目”的真人秀,艺人前期被岳母请动全家逼婚,后来又在节目中求婚。这是在节目初期,就已经同艺人商量好的,以便在播出之后顺水推舟,好好炒一番。所以,电视机前因为这件事各种抱不平,替艺人女友忧心的小伙伴们,可能真的想多了。

[从业者说] 话题至少要准备十个

  一位宣传总监也告诉记者,“我们每一次接到一个案子,首先要对节目的内容、阵容进行最深入的了解。节目本身会告诉我们一些有价值可以炒作的点,但在整个节目宣传期间,话题和新闻点我们至少要准备上十个,所以录制完成之后,我们宣传团队会看无数次片,开无数次讨论会,目的就是能够在节目中,寻找到可以发酵的炒作点。 ”

炒作也需配合


宣传方刷数据 节目组发律师函

  贵圈从来没有不图回报的炒作,那么如何评估炒作效果?小亮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数据都能够评估话题在网络上的效果。事件在豆瓣、论坛的转发,业内人士在朋友圈的转发,都能看出其炒作的效果。

  不过他指出,一般节目开播前三期是话题炒作的最佳时期,所有的话题炒作一般集中在开播前至开播前三期。如果后期该节目依旧没有被炒起来,节目组就会出现极端的方式,很多比较激烈的相互对峙、开撕、发律师函,都是在节目播出后期诞生的。

炒作都有特征

这么多炒作事件,我们该如何分辨呢?以某情感节目炒某超模和韩国欧巴CP为例,两人当时在节目外也多有互动,大家都以为他们在一起了。半年之后再看,互动已经几乎为零,炒没炒一目了然了。综艺节目的炒作事件既然有公式,就可以鉴定。

·假恋爱

  小亮透露,节目组主动将两人暧昧照片、视频单独截出来

  发给宣传团队,让其大肆推广,炒话题引发争议,就这么一来

  二回,话题有了,片约也有了,甚至能将三线艺人炒成二线,堪称是一石三鸟。

  在“有一种恋情叫做宣传期”早就深入人心的当下,明星绯闻炒作仍然十投九中、屡试不爽,只能说说炒作方太懂大众的心理弱点:热衷男女关系八卦,喜欢在别人的感情中投射自己的影子。其实,只要擦亮双眼,识破绯闻炒作只需一招——看明星们对待恋情的态度是大方承认或坚决否认,还是拒绝回应,欲说还休。如果是后两者,十有八九很可能只是演一场给观众看的戏。

·假爆料

  都说眼见为实,面对不同的炒作点,宣传方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让网友“看到”。比如炒艺人不合,会先发新闻做铺垫,称两人节目录制似乎不合。然后通过传播剪辑效果明显的视频,让大家觉得两人真的撕上了。如今,伴随着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娱乐圈的新闻变得更加真假难辨。

  只要媒体跟进发布新闻了,网友、受众自然而然就“上钩”了,一来二去话题就热了。小亮拿卫视和艺人开撕的炒作案例举例:“第一天晚上让自媒体大号爆料,雇水军在微博刷话题,引发关注。第二天传统媒体跟进,艺人回应,卫视沉默,继续找粉丝疯狂刷话题,再过几天卫视回应,艺人沉默,最终开发布会,双方都拒绝回应。”

  陈琪还透露,现在媒体和观众也逐渐开始对炒作有抗体,节目组和宣传公司将炒作这出戏也演得越来越真实,甚至发律师函、走法律程序,就是为了让炒作更有说服力。

郭敬明被曝录制节目中途离场


《偶像来了》中娜扎公布恋情


刘雯和崔始源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