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治国理政论坛)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落实好这些要求和任务,归根结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蛋糕相对做大了,改革进入需要更加注重分好蛋糕的阶段,也是诉求多样、矛盾多发、攻坚克难的阶段,这就必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拉大的趋势。一些国家发展的教训表明,如果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或不协调,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不仅会葬送原有的发展成果,而且会引起社会冲突、动荡和危机。社会发展失衡、分配不公会严重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成为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着眼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三是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
(责编:赵倩、吴楠)
原创推荐
第二届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论坛在杭州召开 人民网杭州5月22日电 (记者方敏)5月1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德国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的1500代表汇聚一堂,共享DRG参与医院日常质量管理的宝贵经验,…【详细】
赵国钦:保护好“西湖龙井”这张“金名片” 5月17日下午,以“树立‘六茶共舞’新理念,推进中国绿茶新发展”为主题的2017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在杭州开幕。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国钦在会上作了发言,他认为,杭州要保护好“西湖龙井”这张极具品牌价值的“金名片”,围绕做优做精的理念,积极推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