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舆情(05月30日)没车不下乡不应成为懒政借口
据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来源/首发媒体
参与数
地域
1
河南首辆“地震车”报价468万 官方:系公开招标
网易/新京报
168705
河南
2
北京已初步制定拥堵费方案 专家:日收费应超20元
网易/澎湃新闻网
119215
北京
3
小区欲清理大型犬引爆民众矛盾 百人聚集对峙
新浪/成都商报
65125
四川
4
基层官员因“没公车坐”不愿下乡 车补沦为福利
新浪/新华网
10556
国内
5
陕西安康市副市长李建民出差期间因病去世
凤凰/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7767
内蒙古
□基层官员因“没公车坐”不愿下乡 网民:没车不下乡不应成为懒政借口
新华网报道,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
网民“胡建兵”:车改的根本目的是为政府或企业节约成本支出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没公车不愿下乡”显然与车改的目的背道而驰。
网民“秋小叶”:干部下乡为的是解决基层社会的种种问题,服务的是基层民众。然而,因为车补不到位、车辆申请困难等情况却“不愿下乡”,表面上看是一种逃避,实质上是懒政思想和特权思想在作祟。
网民“王石川”:有个细节必须提及,没有公车坐,不等于国家不发车补。但有的官员领了车补还不下乡,岂不荒唐?
@佚名:在没有公车的年代,老一辈的基层干部不也都坚持下乡吗?有没有车并不关键,有没有心才是问题所在。当下,下乡并非只有坐公车一条路,发动脑筋,创造条件,因地制宜,总有解决没有公车不方便下乡的办法。
网民“钱桂林”: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干部下乡的督查和考核力度,对于车补没有落实到位的,应加快进度督促落实;车补已经发到干部手里的,应使其“物尽其用”;对于领到车补拒不下乡的干部,可以停发或取消其车补,并予以一定的纪律处分。
更多精彩舆情研判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