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湾见证历史
奉天浪子
上期“想想看,这熟悉又陌生的街景”见报后,很多读者为老照片的解读提供了宝贵线索。那么,这张照片地点在哪儿?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仔细观察《生活》杂志摄影师杰克·拜恩斯(Jack Birns)所拍摄的沈阳系列照片,便会注意到一个现象;照片中有很多老建筑都位于“满铁附属地”内,这也间接佐证了当时拜恩斯在沈阳的主要活动区域及新闻来源范围。而这张拜恩斯于1948年10月所拍的照片,就是其中的一张。
实际上,解开这张照片地点的谜底有一定的偶然性。笔者依循之前的线索,在奉天满铁附属地内的旧照片里寻索该建筑的蛛丝马迹时,不期然找到了这处建筑。左图是一幅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马路湾新华书店影像。注意新华书店右侧建筑错落的部分,与之前拜恩斯的照片拍摄几乎角度相同。进行细节放大比较后就会发现,两栋楼房原是同一处建筑。而这个场景的发生地就在今天的和平大街与马路湾交会处。
那么,照片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原来,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后,东北野战军以闪电般的速度于10月15日攻克锦州。10月17日,被围困数月的长春国民党守军曾泽生部起义,郑洞国率残部投降,此时被夹在长春、锦州之间的沈阳已经处在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下。当时的沈阳,粮食价格早已飞涨,而一麻袋国民党纸币只能买到一斤“棒子面”。蒋介石则第三次来沈阳部署撤退。此时距解放沈阳的11月2日,只有两个多星期了……
当时,大批国民党军机向沈阳运送作战物资时经常空返驻地机场。当蒋介石下达撤退令之后,这些返航的军机竟成了达官显贵者的逃命工具,而被军方控制的军机则变成了贪腐者的敛财途径,原来,照片中的场景乃是国民党大撤退时的景象。拜恩斯如实记录了这个改天换地前的历史瞬间。而当时的北平,“平津战役”尚未打响,城内秩序相对平稳,不似照片中的混乱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