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村医尹明生:老百姓心中的“流动120”(图)
11月12日,清原满族自治县枸乃甸乡朱家堡村卫生室外寒风阵阵,屋里却暖意融融。此时,村民王淑范正带着9岁的孙女前来寻医问药,村医尹明生给检查完后耐心地说:“孩子最近消化不良,还有腹胀。不要紧,我告诉你一个不吃药不打针的中医疗法,你回家把大粒盐炒热,用毛巾包住给孩子腾肚脐儿,一会腹胀就消失了。”王淑范拉着记者的手说:“这就是咱们十里八村唯一的村医,他给大伙看病可贴心、可到位啦!”
尹明生今年57岁,从事乡村基层卫生工作36年。他出诊只收药品费,往返靠骑摩托车。他精通中医疗法,能治多种疑难病症。全村老老少少600多人,谁家有人闹点小病,他就出现在谁家。
一份执着的坚守
朱家堡村有9个自然屯,屯与屯之间距离远,村民居住分散,山路难走。多年来,尹明生就是靠着骑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走遍家家户户,为需要急诊急救的村民服务。该村党总支书记孙振红对记者说:“他的服务真的是挺好的。这么多年了,谁家的老人小孩爱闹啥毛病,他都知道。不管白天夜里,只要有人打电话让他去看病,他跨上摩托车就赶过去,从不耽搁。”孙振红说,几年前孙振红的婆婆突然腹泻得很厉害,当时正是夜里,没想到一个电话打过去,尹明生医生竟赶来了。“当时他劝我们不要着急,细致地问明病情,又给婆婆输了液。折腾到很晚才回家。当时我就很感动,觉得他很负责任。”
记者注意到,在朱家堡村卫生室,诊室、药局、清洁区、污染区都有明确的标识。墙上张贴着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画和条幅。“自从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以来,朱家堡村的村民逐渐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同时,药品零差价制度也让这里的百姓受益匪浅。这些惠民政策的推行,全靠尹明生一个人。”孙振红介绍。
免费给村民看中医
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尹明生一直没有插话。他一边为村民赵广发扎针灸,一面叮嘱他注意合理饮食和规范用药。赵广发今年66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症。尹明生为他诊治已有好几年的时间。赵广发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得病?咱们村能有尹医生这样的好大夫,真是村民的福气。他的服务态度非常和蔼,尽量让咱们少花钱治好病。”赵广发几年前查出有高血压后,就经常到村卫生室测量血压,每次尹明生都会耐心地叮嘱他戒烟酒,科学饮食。有时头疼了,他还请尹明生医生给他扎扎针灸,每次针灸都免费。
记者看到,尹明生的书桌上摆放着一些新版的医学教材,如《2014年辽宁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乡村医生培训教程》、《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等。原来,只有专科文化的尹明生,为了追求医术的精益求精,闲暇时常常读书学习。尹明生说,他曾经进修过两年中医。他的针灸疗法治牙疼、头痛,物理疗法治疗小儿腹胀,都有过硬的本领,而且从不收费。
邻村400多位村民的希望
与朱家堡村相邻的清原镇西村二道岭组,居住着400多位村民。一次偶然的机会,该村尹明生的一位好友找到他,说邻居患腹泻,附近没有村医,求他给看看。骑摩托车到二道岭要半个多小时,可热心的尹明生一听说患者有需要,就二话不说地答应了。从此以后,尹明生就义务负担起二道岭400多位村民的健康服务,他的口碑也越传越广。
居住在二道岭孟晓楠今年9岁了,3年前他患过一次支气管肺炎,出院后仍然需要输液治疗。由于当地没有村医,尹明生成了孩子治疗的唯一依靠。就在第二次上门输液的路上,尹明生遭遇了交通意外,左腿伤到了筋骨,也留下了皮外伤。但尹明生牵挂着孟晓楠,仅休息了一天就跨上摩托车出发了。二道岭的村民得知这件事后非常感动,几位村民代表还专程大老远地赶到朱家堡村卫生室,真诚地向尹明生道谢。
记者看到,在朱家堡村卫生室门口的牌匾上,贴着尹明生名片的正反两面,以方便村民随时拨打电话。尹明生说:“我从医36年,为村民健康服务就是我的分内事。这些年我感到村民需要我、离不开我,他们说,有个大病小情的看到我心里都觉得踏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