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入味飘香滨州 滨州开展协商民主新探索
“民主监督要把握好度,不能给政府添乱,最好就是胡椒味。”滨州市政协主席姜银浩说。
太辛辣政府面子挂不住,太平淡群众不满意。山东省滨州市历来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出台系列措施推动政协工作的开展。同时,滨州政协积极作为,选派特邀监督员、开办《委员关注》栏目等,在全省树立起地方政协工作标杆。
滨州市政协委员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过程中,把握好度,避免了针尖对麦芒的监督局面,打造出“胡椒味”的民主监督。
“四持四一”
政协履职风向标
为了强化委员民主监督的意识,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姜银浩首次提出了“要保持定力,与党委一条心;要秉持责任,与政府一股劲;要坚持特色,与群众一家人;要守持规矩,与党员一把尺”的“四持四一”理念,并将其作为滨州政协工作的定海神针,贯穿到政协履职的方方面面。
保持定力,与党委一条心,是政协开展工作的基础。人民政协的主心骨就是党的领导,定盘星就是党的工作重心、工作部署。思市委之所思,做市委之所愿,做到市委的主张政协第一时间贯彻,市委的部署政协第一时间落实,从纷繁复杂中把准改革脉搏,确保人民政协与市委同心、同声、同向、同行。
秉持责任,与政府一股劲,是政协履职的职责所在。地方政协 “话语权”的用武之地,更突出地体现在为政府落实和执行聚合力、添助力上。政协紧盯市委、市政府划定的路线图、施工表,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与政府并肩拉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用智慧和汗水绘就浓墨重彩的“政协章节”。
坚持特色,与群众一家人,是政协履职的价值所在。政协委员来自各个界别,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同时,政协委员身在本团体之中,只有随时了解和反映群众的冷暖甘苦和利益诉求,才能发挥其代表性和职能作用。
守持规矩,与党员一把尺,是政协履职的行为准则。政协委员不是特殊公民,不能有任何的随意和任性,必须要守规矩、讲纪律。同时,人民政协在履职过程中的行为和纪律要求都与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是一致的,必须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开方把脉”
“绿色通道”惠万家
近年来,滨州市政协通过选派政协特邀监督员的形式,把过去部门的“个别邀请”和委员的 “任性监督”规范为政协“统一选派” 和“有序监督”。2014年以来,市政协集中向全市70个党政部门和司法机关选派了70名特邀监督员,实行专人定向开展民主监督活动。邀请委员“开方把脉”,有力促进了一些自身协调不够或难以引起各界重视的问题的解决。
“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如果说以前只是单纯关心,现在我有了直通政府部门的‘绿色通道’。” 滨州市方正汽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文君说。他通过对多家小饭桌了解情况,汇总反映给了滨州市食药监局。双方沟通完善之后,食药监局采纳了肖文君的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小饭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真正惠及了千家万户。
选派到滨州市民政局的特邀监督员李玉会,针对全市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多次提出意见建议,被市政协列入2015年工作重点。滨州市政府及民政局对建议案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去年年底,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推动了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敬老院“一院多能”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等工作的开展。
去年完成的新立河黄河五路至八路改造工程,把新立河单纯以绿化生态为主的绿地建设,改造为集休闲、健身、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公园,弥补了新立河景区服务功能设施不健全问题,满足了市民享受绿地和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期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40公里海岸线,广阔的滩涂、浅海和未利用地资源,滨州坐拥这些宝贵的资源优势,却苦于典型的泥沙质海岸,没有天然良港的建设条件,一直难以形成明显的海洋经济效益。滨州市政协委员崔连民,对滨州港的建设非常关注。他广泛征求各界群众意见建议,反馈到相关部门,有力推动了滨州港建设进程。去年6月26日,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开航运营,开启了滨州面朝大海转身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