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天津实施六大工程:手机禁入课堂 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市教委、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委、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八部门联合制定《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启动实施六大工程,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方案中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本市中小学对学生携带手机是如何管理的?昨天,记者对一些学校进行了调查。

部分学校已要求

禁止在校用手机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多所学校已经出台了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的要求,但都未有硬性规定,以班主任口头通知为主。部分学校并未做出过明确要求,不过在课堂上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河西区一所初中学校教师告诉记者,学校一直有规定禁止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班主任也对家长进行了告知,“在这方面家长都表示予以配合和支持,其实大部分学生用手机主要是玩游戏,很多学生还会用手机查习题答案。”

河东区一所小学教师也表示,学校一直有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不过有些双职工家长的子女放学后是由“小饭桌”的工作人员接走,有家长为孩子准备了电话手表,方便与孩子联系,对于这个情况,学校并未禁止。

南开区一所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学校并未做出过明确规定,但是作为班主任来说,肯定不希望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如果我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先没收,之后与家长进行沟通。”红桥区一所小学教师告诉记者,学校虽然没有做出过规定,但是在学校里并未发现有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情况。

另外,和平区的一所初中学校的教师告诉记者,学校没有明确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目前也没有统一进行保管,但上课时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该老师告诉记者,“有的学生放学后需要联系家长,所以对一些有实际需要的学生我们没有去禁止。”不过老师也特别强调,如果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会提醒学生将手机收好,或者暂时没收,放学后再归还。

平时孩子用手机

家长观点不统一

虽然受访家长都赞成禁止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但是关于日常生活中该不该让孩子使用手机,家长们意见却不太统一。有家长认为,随着社会发展,有必要让孩子对电子产品有所了解,网络中同样也有很多正面内容。反对的家长主要担心孩子自控力不足,容易沉迷手机游戏,并且过度使用造成损伤视力。

二年级学生家长宁女士告诉记者,只要家长管控得当,就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她表示,自家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使用平板电脑,但是要求每天不超过半小时。“而且有一些英语类的培训机构,也会使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完成一些作业,这些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对于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宁女士坦言确实不容易,“要是在爷爷奶奶家,基本控制不住。”

而刘女士坚决反对让孩子使用手机:“主要还是从保护视力角度吧,我家女儿四年级就戴上眼镜了。”在刘女士看来,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上瘾,“别说孩子了,成年人都控制不住。”

链接

《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启动实施六大工程,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据了解,这六大工程包括视力健康教育促进工程、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工程、实施减轻过重学业负担工程、实施教室光环境达标工程、实施视力健康综合干预工程和家校联动工程。

对于家长们比较关心的一些有关孩子“近视眼防控”方面的问题,《方案》都作出了“回应”。根据《方案》,在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的同时,本市将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

《方案》对青少年在校期间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也首次作出了明确规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