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台海

用自然的力量 打造湿地名片

  中央媒体看海南

  本报海口10月27日讯 (记者计思佳)10月2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在“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中以《海口:》为题,报道了海口等6个城市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报道中提到,近年来海口打响湿地保卫战,探索出一条“依靠自然、治理自然”的湿地保护和修复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报道中介绍,在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利用原地形落差建设成了八级净水梯田人工湿地。在这套独辟蹊径的“自然疗法”中,前5级梯田里,种植根系发达生长较快的植物,它们的纳污能力强,像美人蕉、再生花之类;最后三级设计为地表湿地,种植景观效果好的睡莲之类;配合每级阶梯底部的砾石层,共同对水体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生物降解。如今,这里每天可以处理5000吨生活污水,昔日的臭水沟终于变了模样。

  央视记者从源头的生活污水开始,在每级湿地上采集水源。检测结果显示,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报道中还提到,海口一方面借助自然的力量,另一方面海口排查河流污染源,拆除了原先人工混凝土岸线,种植各类植物,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海口32条水体将在今年年底告别黑臭。未来3年,海口还将陆续建设4个国家级、3个省级湿地公园,打造45个湿地保护小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海口的吸引力,2017年,全市共引进招商项目141个,协议投资近1800亿元,接待游客225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