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台海

海南法院首次中标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性课题

思客

    新华网海口12月7日电(夏冠男 张德雄 刘欢)近日发布的《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立项公告》中,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汪海鹏主持的研究课题《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研究》被中国法学会立项。这是海南法院系统首次中标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性课题,也是海南二中院提出“案件审理精品化,法院管理精细化、调研宣传硕果化”目标的成果体现。

    2016年6月24日,中国法学会发布了《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海南二中院在党组书记、院长汪海鹏的带领下,组织具有丰富行政审判工作经验和较强调研能力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及本院多名干警成立课题组,将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热点及审判工作实务相结合,在经过多次讨论后,最终确定以《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研究》为方向的研究性课题进行申报。

    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的确立,是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它回应了长期以来学界及公众对于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法院司法审查的呼声,实现了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制度中有关规范性文件审查内容的衔接,有利于加强法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审查力度,体现了司法和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心,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因请求条件、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审查方式等确保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有效运行的关键问题在立法上尚有欠缺,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畏难和担忧,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该研究课题旨在构建科学的、有效运转的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主要包含关于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启动、关于规范性文件如何进行审查、关于规范性文件审查结束后的处理等三个部分的内容,拟对请求权主体、请求时限、管辖法院、规范性文件的归纳与识别、审查标准、抄送机关等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重点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据悉,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共收到了来自全国1367个课题组的申请书,中国法学会根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在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教授的主持下,组织了124位专家进行多阶段的匿名评审后,最终确定立项课题271项,其中,法院系统中标11项。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