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台湾青年:创业“新兵”在大陆有无限空间
在翁雪蕙的设计中,这里要给学员们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技”,而是感悟生活本真美好的“道”。“我们希望这个手作平台能够让都市人得到心灵放空,希望能把文创带入生活中,把手作作品简化,成为一般民众都能参与的东西。”
比如一场绘画课程,可能一堂课会有五六个小时,大家慢慢描摹,静静地舒缓自己的压力。一堂制作木戒指课程,学员们会体会到如何将一块木头磨成一枚戒指,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在课程设计中,还有关于弹奏尤克里里的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最后家长能简单地帮助孩子伴奏,场面十分温馨。为了给学员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翁雪蕙还专门安排了摄影,“我们希望能把这种亲切的感觉延续到大家的家庭生活中”。
2.借鉴 文化创意要与生活相融
一头扎进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翁雪蕙坦言自己还是新兵,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现在每次回台湾,翁雪蕙都会抓住机会和台湾当地手作达人交流,寻找合作人才。她希望自己的深圳平台能成为这些台湾同行的二次创业平台。
周洁仪告诉记者,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更重要的是已经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文创和观光业结合得很紧密。”
据了解,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曾因过去的制造业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不过随着数字化、全球化的风起云涌,资金、人才、资源的全球性流动,优势被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所取代,尤其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台湾面临缺乏特色商品竞争优势的危机,不得不寻找另一条出路。而整合台湾的智慧与文化魅力,结合新的创意,并将其应用于产品发展或生活品质与美学中,是台湾许多产业焕发新生机、新潜能与新商机的关键,既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成长,同时也能平衡台湾过度偏向制造业的产业发展形态。
宜兰是台湾的一个知名旅游地。周洁仪告诉记者,宜兰本身并无自然资源特色,但是通过办文化季,通过文化特色包装,吸引了台湾各地的文创人,游客也随之剧增。“现在年轻人去宜兰,除了泡温泉,还会去传艺中心。”
“一些传统产业正在寻求转型,比如以前的木雕厂会开放给游客,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购买衍生产品。一些传统的手作行业者也希望能将手作艺术传承下去。”周洁仪说。
事实上,处于经济转型中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也正在蓬勃发展,这给翁雪蕙的事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积累。在今年的文博会期间,翁雪蕙和周洁仪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参观。“深圳也有很多的创意手作达人,他们的作品让人惊艳。”
责任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