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举办2016年第三次学术

 

  2016年4月25日,国家应对气候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气候中心”)学术委员会联合战略规划研究部举办了2016年度第三次学术交流会,中心约50名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是“中国低碳战略分析及模型研究”。会议由气候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邹骥主持,中心战略规部刘强、柴麒敏、曹颖、田川、郑晓奇等五位研究人员分别做了题为“中国实现碳排放峰值路径分析及模型研究”、“‘十三五’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控制目标和思路研究”、“中国低碳发展消费政策研究”、“气候与能源政策评价模型研究”、“中国电力行业低碳路径分析模型研究”的演讲。总体来说,五个部分的介绍各有侧重,重点是展示了由战略规划部开发构建的“中国低碳战略分析模型(SACC)”,以及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及“十三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思路的研究成果。

  围绕会议主题,就模型技术优化、碳交易情景设定、数据收集、政策定量化等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积极交流和热烈讨论。最后,气候中心副主任邹骥、马爱民同志从模型研究顶层设计、国内外模型团队交流沟通、模型标准化等方面,对战略规划部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及要求。

  作为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是气候中心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的重点工作。考虑到中心的年轻科研人员较多,从2013年起建立了不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的制度,由中心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各部门轮流坐庄,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前沿问题,根据开展的研究课题,举办学术交流会。三年来,气候中心共举办了十几次学术交流会,因其与中心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讨论的问题集中在这一领域的前沿,对研究人员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给了年轻人发声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较好地激励了科研人员成长进步,使科研人员提高了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和热情,进一步深化了科研人员对专业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供稿)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