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我市社会民生体制四项重点改革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社会民生改革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总体部署,狠抓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使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四项重点改革成效显著。

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推行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方面,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组织、人社、财政和编制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办公小组,一条龙开展审核办理,各项待遇已经落实到位,市直机关单位执行全省统一津贴补贴标准和改革性补贴调整已全面完成。截至2015年8月底,全市共完成21万多人的调资工作,月共增资约7763万元。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涉及我市13个县市区和市直6个部门驻县单位,已完成整体审批工作,各项待遇已经兑现或正在兑现之中。全市符合职级并行晋升条件的共有6603人,月发放208.65万元,人均月发放316元。

在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中,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界定每个职能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力边界,形成权力目录。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政策,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实施县市区范围内个体工商户就近登记,建立健全了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投入使用。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建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新型市场管理机制,从《企业异常经营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以来,共列入异常经营名录企业3636户,列入法定代表人“黑名单”2607人。

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上,出台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将城市管理执法过程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开发了咸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网上办案平台,实现了“互联网+行政执法”,使案件办理信息化和案卷记录管理自动化。市公安局向执法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2062台,一线执法民警配备率100%,全市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配备率100%;并斥资40余万元建立了全市交警执法记录仪管理平台;全市15个交警大队的工作站与支队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咸阳公路管理局建成了远程监控指挥中心,对26辆路政巡查和流动稽查车安装GPS车载定位设备,利用GPS监控系统对治超工作远程监控,按照“属地管理,科技治超”的原则,与运政、路政、交警联合执法。

在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中,采取加强业务培训、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严格责任追究等有效措施,提升了信访工作水平,群体性上访批次同比下降17.4%。提出了把好“三道关”、做到“三必须”、念好“三要诀”、确保“三及时”、实现“三确保”、落实“四强化”的工作要求,使信访基层基础工作迈上规范化轨道。同时,全市13个县市区、市级54个部门,县级机关实现了与国家信访信息系统的链接,所有信访业务全部实现网上流转,基本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阳光信访平台建设总目标。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