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台学者:绿色“转型正义”将撕裂台湾社会

台学者:绿色“转型正义”将撕裂台湾社会

▲蓝批民进党借“转型正义”清除异己

台湾立法机构日前初审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草案,过程屡生口角,国民党不满民进党以人数优势封杀蓝营修正动议,因此退席抗议,最后由民进党与“时代力量”联手通过该案初审。民进党以“转型正义”为名,将台湾现代史扭曲为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与白色恐怖史,并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正当性,在文化政策上则“去中国化”,其偏颇的史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转型正义”,目的在于就往昔因威权压迫而权益受损者进行赔偿或恢复名誉等。但“转型正义”必须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以民主精神为之,否则促进了一部分的转型正义,却制造了另一个不正义,将使台湾社会永无宁日。

改革,有成功转型者,也有转型失败而陷入“内卷化”,即所谓民主化的回潮,意指民主化失败而重返先前的政治体制。转型之后可采不以报复心态来看待被改革的对象。因此,较为理想的转型,则为扩大获利者,降低损失者,如此之转型,将可避免社会对立,维持社会和谐。

由于民进党偏颇的史观,导引出其荒谬的逻辑,接着彰显出其报复的心态与行径,也就让人见怪不怪了。

像是民进党始终坚持“日治”、否定“日据”,进而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尤其民进党当局一再重申原住民才是台湾最早的主人,甚至还要以官方名义向原住民道歉。但既然民进党当局承认日本统治的正当性,则何须向原住民道歉?可见民进党当局逻辑错乱,既承认原住民起而抗日是正确的,又认定日本在台镇压也是对的,则要找加害者也只能推诿塞责给国民党了。

然而,“转型正义”不该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这只会继续撕裂台湾社会。“转型正义”的议题在民进党5·20重返执政以来,一直是立法机构攻防的焦点。目前民进党意图藉由“政党法”、“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之立法,火力全开地对国民党进行全面清算。上述三法可合称为“清算三法”,其中又以“不当党产处理条例”最厉害。2月新一届立法机构成立后,民进党便十万火急地将此条例草案搬上议程,并已于6月上旬强行初审通过。

任何民主社会采用的立法精神皆秉持“无罪推定原则”,然而民进党当局力推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却用“有罪推定原则”,将国民党所持有的财产,一概推定为不当党产,全都列为清算项目,必须由国民党自行举证“取得系属得当”。尤其该条例将“不当党产”处理对象界定为1987年7月15日之前成立的政党,根本就明指国民党。可见,此一法案以“入党于罪”的扭曲心态剑指国民党遂行政治清算,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政治与社会的转型一旦跳脱民主精神,以仇恨对待政治竞争对手,则台湾势必会陷入永无休止的仇恨对立之中。若民进党真的有心实现台湾社会的大和解,就切忌将“转型正义”蜕变成本身党同伐异的工具。

相关新闻

责编:伶伶(实习生)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