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

李盾谈制作人制在音乐剧产业链中的积极作用

李盾谈制作人制在音乐剧产业链中的积极作用

\


音乐制作人李盾


  5月28日至2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音乐剧《啊!鼓岭》在天桥剧场连续演出三场,反响强烈。该音乐剧的制作人兼艺术总监,就是德稻音乐剧大师、松雷音乐剧制作人李盾。

 

  在音乐剧中,制作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百老汇,制作人在发掘和创作各种各样的音乐剧作品,从而引领和带动百老汇发展。国内也一样,有了作品,还要形成“音乐剧产业”,才能可持续音乐剧创作动力。对于在原创音乐剧领域研究和实践了二十几年的德稻大师、松雷音乐剧制作人李盾先生而言,音乐剧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链条,牵涉到与音乐剧艺术有关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很深的学问。但是看看现在国内演出市场呢?他给出的评价是:“无序”。

 

  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其中的界限都是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审核的。李盾先生强调,首先从制作人角度把握,音乐剧是承担着一种使命的,有资格从剧本开始到可以投资排演进入百老汇的作品普遍是励志的,有普世价值,或者爱国的,是有标准的。如果要看有色情成分,或者稍微有点暴力的音乐剧,那就去外外百老汇,或者小剧场,适应不同观演人群的分级制度非常科学。

 

  “我们无序的原因从意识形态来讲,来自信仰的缺失。”李盾先生说,“从基础来讲,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美育,用好的文艺作品来化育整个民族。通过不懈的美育,找回我们的审美,找回我们的情感,找回我们的信仰。从具体操作上来讲,以文艺演出为例,刚刚过去的大歌舞时代。表面看起来非常繁荣,但是所有人盲目的做作品,只是为了获奖,因为是这个时代的需求。现在时代不同了,在习主席的这个时代,盲目的风潮终于叫停了,我们听到了文艺复兴的号角,我们终于可以将艺术和经济利益放在天平上来做一个平衡。在有生之年,能赶上这样的时代,文艺界人士都感觉很庆幸。”

 

  李盾先生自己经营音乐剧制作公司多年,他从企业经营角度谈道:“按类别不同分别提供给客户的有‘产品’‘服务’和‘资源’,如果把国家团体当成服务,那就按服务来要求;如果把国家团体当成资源,那就按资源来要求他。但是从文艺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产品,产品是一个团体成长的一个核。多年积累的文化断层现象,以及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单方面发展经济导致了人民群众信仰的逐步缺失,而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又把这些团体全部推到市场上去,必然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没有产品在市场怎么生存?所以问题都出在产品上。”

 

  “音乐剧制作人的产品就是他们的作品,而作品的核心就是故事。”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如何讲故事?李盾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他曾经看过一部革命题材音乐剧,花了两千多万,但是坐在观众席根本看不下去,因为故事情节一点力量也没有,而且演员一被打的鼻青脸肿,下面观众就乐了。这个演出中的故事根本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而且那个作曲毫无美感,这样的作品也就根本起不到美育的作用。

 

  李盾先生对待音乐剧的态度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他说:“音乐剧承担的使命就是它其实是都市文化里的一种生活方式,承载了国民对优秀的综合形式艺术的向往和热爱。时代脚步越走越快,大家都希望在一场演出的两个小时时间内,能最大限度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中国的音乐剧现在已进入青春期,它可能躁动,可能叛逆,但是每天都在迅速的成长。但是问题就是出在都市,都市里面干什么?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是世界的中心了。世界中心也成为媒体中心,但是我们都市里面的产品,所有的‘产品’都在闭门造车,自娱自乐,并不是以观众为导向,而是因为某个领导为了政绩,或者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就做一个东西。因为局限性太强,演了两场,得了奖就刀枪入库了,然后回头说老百姓不懂。不是老百姓不懂,而是演出方没有好的作品。中国在这个改革上大家都很尴尬,因为没的说。如果都市形成了,都市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音乐剧。”

 

  无论李盾先生的音乐剧作品走到哪里,他都会让工作人员安排出自己的空闲时间,尽可能多的进入高校巡讲,因为他认为:“创作原创音乐剧的目的就是美育,从学生开始接触音乐剧,爱上音乐剧,同时通过对学生们审美的提高,进一步营造音乐剧良好的创作氛围,带给人们美好健康的都市文化,这样才是良性循环。”音乐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共同的创作和磨合,导演和演员之间是艺术上的“同谋者”,大众则是欣赏者,他们通过欣赏作品得到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作品的艺术特性和美学意义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趋势和过程。希望无论看到谁的作品,大家走出剧院时,能获得一点点真情、一点点感动、一点点快乐,洗涤一下,清醒一回,哪怕一秒钟也好,这就是好的音乐剧作品。

 

  一部作品让观众知道爱为何物,说明这就是好的作品。目前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著名音乐剧,有人说这是为别人做嫁衣,其实音乐剧就是一件商品,应该允许各种各样的商业行为。音乐剧没有国界。引入西方经典音乐剧是中国音乐剧的必经之路,至少可以培养一批懂得制作的人。但是我们需要引进价值观与我们国情发展、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审美都两相适应的作品。而在原创领域强调“制作人制”。李盾先生说:“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制度。制作人负责把故事找来,把钱找来,把艺术家找来,把市场做好,这就是制作人,跟制片人是不一样的。中国真是太缺少真正的制作人了。为什么很多院团,做了很多东西,并没有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没有一个制作人真正对作品的审美和市场价值说了算。作为制作人,需要自由的做作品,并且能准确地把握要说的故事不能违心的做,找到一个好的故事做一个好的作品,遵循市场规律,然后全世界去请艺术家,百老汇去面试导演,寻找世界顶级的艺术家,使创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真正变成一个有机体,来为我们中国生产作品,这样生产出来的作品才能走出去。”

 

人民铁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铁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标签:

编辑: 刘海霞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