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见证汶川·映秀别样红 祝福新年更美好
2019见证汶川·映秀别样红 祝福新年更美好
2019-12-22 13:33:39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俗语说“不出正月还是年”,出了正月新年的喜庆才算彻底的结束,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不管是过春节还是元宵节,正当海内外华人沉浸在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中猜灯谜,吃元宵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骆青敏的爱心人士十几年风雨无阻,每年的佳节之际都会千里迢迢来到了汶川陪这里部分朋友过节。在这里有他用十几年心血谱写的动人故事,更有最值得传承和颂扬的灾区人民坚强、团结的民族精神。 骆青敏是一位浙江的生意人,也是义乌小商品“鸡毛换糖”的传承人,还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家,他从2008年5月12日至今,用十一年的生命和精力,持续关心帮助灾区部分学生和百姓,记录了他们从坚强自救活下去到灾后重建家园、从自强创业到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历程。十多年来,他80多次从浙江到汶川,一次往返2400多公里,开破了两辆汽车,却从没放弃,每年都带着朋友和家人相约在汶川映秀过大年,今年依旧如此。 今年是汶川映秀地震后第十个春节和元宵节,他别出心裁的为大家设计了庆祝元宵佳节的活动,元宵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也是象征着团圆的美好日子。 据骆青敏讲述,元宵节当天的映秀,晚上七点,映秀的夜空烟花璀璨,路口准备好的篝火准时点燃。伴随着热情奔放的旋律,身着羌族民族服装的人们如约而至,围在篝火边旋转跳跃,在她们的带领下人们不分彼此地手牵手、肩并肩,围着篝火翩翩起舞,尽情狂欢…… 唱山歌,跳沙朗,烤全羊,展民俗……大家沉浸在一片闹元宵、过大年的喜庆热闹气氛中,这样的美好庆祝活动都是得益于骆青敏的精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