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博物馆经典案例:最美丽、最奇异的,也仍在进化中(3)

  失败案例之北京天文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展陈师和建筑师联合才能讲出好故事

王琦对古动物馆也曾经做过长时间研究,经常去,古动物馆的老师都成了王琦崇拜的对象,总想找机会钻到人家研究室里看看。2011年年初,王琦和古动物馆开始了合作的旅程。

通过一系列合作,也促使王琦反思我国博物馆的设计存在的问题。他举了天文馆的例子。他说:“要设计天文馆时,霍金的《时间简史》正好发布,设计师应该是受到了它的影响,将天文馆的外部空间设计成一个虫洞的造型。我觉得他的想法是好的,外面是车水马龙的西直门大街,穿过虫洞进入天文馆,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让人产生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但是,这个外部看起来非常流线型、很漂亮、充满想象的建筑,在你进去后戛然而止,只有简单的钢架,几个小亭子,没有时空变幻进入外太空的感觉。”王琦对此觉得非常可惜,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是建筑师和天文馆的专业人员前期的交流不够通畅,没有将建筑和天文馆的特性放在一起考虑设计,以至于建筑师很多好的想法从外面进去之后就消失了。

一个关于小猛犸象柳芭的展览也让王琦觉得遗憾。他说:“不要以为外国的展览都是好的。”柳芭是一头30-35天大的小猛犸象化石,展览于2014年5月到9月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王琦说:“很多人都想看小柳芭,但是展览在整体设计上只是一个从象的进化等概念入手的线性设计,还加入了剑齿虎、熊等大型馆藏相关展品,柳芭被放置在展览末端的一个角落里,很容易就被忽视了。”

对于这个不完美的展览设计,王琦动了脑筋:“如果是我布展,我怎样做?”王琦设想的是:讲故事,讲述小柳芭短短一生的故事。“不用再添置展品,就用现有的,我们把小象出生、象群之间的关爱、最终小象在喝水时落水而亡象群的焦急,将这些作为故事串起来,中间加入展板类的知识性介绍,从开始就铺垫开,最后推出小柳芭。这样,在我们给予知识的同时,先调动了人的情感,而情感和知识加在一起就是忘不了的记忆。”

王琦的演讲以一部纪念达尔文纪录片结尾的一段话做结,那段话是:生命及其蕴含之力能,最初被注入寥寥几个或单个类型之中;当这一行星按照固定的引力法则持续运行之时,无数最美丽与最奇异的类型,即使从如此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并依然在进化之中;生命如是之观,何等壮丽恢弘!在壮丽恢弘的生命进化中,王琦的理想恐怕也是壮丽恢弘的,那些多姿多彩、开启心智的展览,一定是他和其他的展陈人非常愿意带给大众的。(文/记者 王勉 供图/王琦 图片制作/姜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