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何力:定增获利机会减弱
从过去一年至今,理财业务市场风险越来越多地暴露;银行、券商、保险、期货资管等混业竞争加剧;资产荒下投资配置压力加大,博取超额收益需承担更大风险。
不过,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何力仍对理财市场信心满满。他表示,未来理财市场快速增长趋势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是机构、居民理财需求高涨,金融脱媒、存款理财化为理财业务发展提供内生驱动力;二是资管投行兴起,理财业务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定增等投行化手段对接资本市场,拓展资产来源;三是随着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化,债券市场、权益市场融资功能上升,理财增配债券、资本市场资产;四是美元加息周期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将拓展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
伴随着理财市场大扩张,民生银行理财资产规模也实现翻倍增长,2015年首次突破万亿。截至2015年末,民生银行理财余额为105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154亿元,同比增长113%。除去结构性存款外,纯理财规模为8597.9亿元,其中,个人理财、公司理财和同业理财各占三分之一,净值型理财占比暂未超过5%。
何力介绍,民生银行主动管理,借鉴保本策略,通过风险预算的模式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业务创新上,引入权益、量化、分级A、RQDII等工具,把握了2015年的主要市场机会。
“配置+交易”提升收益
记者:随着2013年前后投资的非标资产陆续到期,如何持续获得高收益?
何力:随着非标资产不断到期,民生银行将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从单一配置型资产转为配置加交易的双模式,以提升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
一是提倡大类资产配置思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弥补非标资产收益率的下降,抓住跨市场的投资机会;二是增加标准化资产占比,在严防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扩张;三是加大资产交易的属性,改变过去资产持有到期的模式,针对今年的市场环境,做到“早进早出”、“快进快出”,注意及时止盈;四是大力发展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强调去通道化、透明化和标准化,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促进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本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