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对华不利将武力收复岛礁?中方回应
图为王毅(左)此前在菲律宾马尼拉总统府会见菲律宾总统阿基诺。
2016年5月6日,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召开媒体吹风会,就南海问题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介绍中方有关立场主张,并回答现场记者提出的14个问题。新闻司副司长王晰宁主持吹风会。以下为吹风会实录:
王晰宁:各位记者朋友大家早上好,南海问题一直是媒体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外交部的记者中心非常荣幸地邀请外交部边海司欧阳玉靖司长,向大家介绍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方针和政策。首先,请欧阳玉靖司长做简要介绍,随后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问题。
欧阳玉靖: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与中外媒体的各位记者朋友们见面。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问题显得有些热,当然有些方方面面的原因,今天我主要想就此简单谈谈看法。首先简单阐述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主张,随后进入与大家互动环节,回答大家的提问。
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国际地区的热点和焦点。事实上,南海问题的核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等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陆续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而引起的领土问题,以及随着新海洋法制度建立和发展产生的海洋划界问题。
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国政府通过行政设治、军事巡航、生产经营、海难救助等方式持续对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进行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一度侵占南沙群岛。战后,中国依据国际法收复南沙群岛。二战中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也要求日本将岁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还通过编订地名、出版地图、行政设治、军事进驻等方式宣誓主权和加强管辖。战后数十年,很多国家意识到南沙群岛属于中国,没有任何国家对此产生异议。
2013年的1月,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进南海仲裁案。对此,中国政府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中菲已就通过双方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协议,已排除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适用于中菲南海有关争议。因此对于中菲的有关争议,仲裁庭没有管辖权。这一仲裁案自始就是非法的,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不会接受和承认裁决。
菲律宾南海仲裁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菲律宾企图通过仲裁案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自己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的行为张目,构成了对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
仲裁裁决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现实,不会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影响中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有关争议以及与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的政策和立场。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与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领土主权重叠的争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谈判协商已经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边界问题,划定的边界线达到了20000公里,占中国陆地边界的90%。此外,中国和越南通过谈判协商划定了两国在北部湾的海上界线。这是中国通过双边谈判协商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践行国际法、维护国际法最好的例证。
同时,中国与东盟十国于2002年签订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十几年来,各方在落实《宣言》框架下的相关工作围绕着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开展海上的务实合作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三个方向持续开展,互动频繁,成果丰硕。落实《宣言》和“准则”磋商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各方就南海问题管控分歧,开展合作的主渠道。与个别国家炒作的剑拔弩张的情形不同,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有效维护下,南海长期保持着和平稳定。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始终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通过制定规则和建立机制来管控争议,通过开发与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坚定维护各国依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及南海和平与稳定。
我的介绍完毕,下面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提问。
王晰宁:由于我不是所有人都认识,请大家自报家门。为了给大家更多机会,请把问题简略一些。路透社。
一、路透社:中国政府称在南海岛礁上建设灯塔等设施是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您能否介绍中方是否同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甚至美国、日本等有关国家讨论使用有关设施?国际社会应如何使用有关设施?
欧阳玉靖:关于中国的岛礁建设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不少讨论,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就此答问。中国政府多次指出,中国在南海岛礁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改善驻守人员的生活条件,其次是履行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其中包括提供航行安全、科学环保、紧急救助、气象预报等方面的民事服务。我想明确一点,有关建设活动是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法、合理。中国作为南海沿岸国,作为大国,肩负着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的设施建设与在本地区所提供的民事服务相称,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随后岛礁具备条件后,中国也会同有关国家围绕救助服务、紧急遇险、科学环保等方面开展相关合作。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10万艘以上的商船航经南海这一重要的海运通道。中国在有关岛礁上的灯塔落成并投入使用,为保障这些商船的航行安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谢谢。
二、凤凰网:您好,我想请问,现在西方有不少媒体鼓动南海周边国家效仿菲律宾对中国提出仲裁,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否仍是不接受、不参与?
欧阳玉靖:菲律宾2013年1月提出仲裁后,中国政府的立场非常清楚,那就是不接受、不参与。仲裁裁决结果可能很快出台,中国政府会继续坚持原有立场,不接受、不承认裁决结果。
中国政府作出这样的决定基于几点理由。第一,中国和菲律宾早已在联合声明、联合公报等双边协议中选择了通过双方谈判解决争议的方式。
第二,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东盟国家于2002年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有关争议应由直接相关的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
以上两条构成了中菲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约定”。菲方提起仲裁违背了国际法,违背了“约定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第三,中国于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作出排除性声明,将涉及海洋划界、历史所有权、军事行动、行政执法等问题排除适用强制争端解决程序。而南海仲裁案的实质就是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主权问题不是《公约》的调整范围,而涉及海洋划界问题,中国已作出了排除性声明。因此,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完全符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
第四,《公约》第280、281、282条也规定,尊重《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中菲两国已经达成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的共识。这个权利也应予以尊重。
因此,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从一开始就是违法的,既违背了与中方的约定,又违背了《公约》规定。中国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完全符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是尊重国际法、维护《公约》完整性和严肃性的行为。
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一概不接受任何单方面诉诸第三方的争议解决办法。谢谢。
三、德国新闻社:本月即将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可能将发表关于海上问题的声明。中国政府对此有何看法?
欧阳玉靖: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让我的同事洪磊回答更合适。但是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南海问题本质上是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问题。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倡导并遵守的“双轨”思路,相关争议由直接相关的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正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有关工作。同时,《宣言》中还有一条,鼓励有关域外国家尊重中国与和东盟国家为解决南海问题作出的努力。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不同场合听到一些域外国家和地区组织围绕南海问题发表了一些言论,其中有一些是对中国的指责。针对有关国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中方当然愿吸收采纳。但如果试图对中国施压或抹黑中国,这就像弹簧一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压力越大,反弹力越大。我们希望有关的国家或地区组织能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看待南海问题。谢谢。
四、中央电视台:中方一直强调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重要原因是该案涉及领土主权问题,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但是菲方一再声称其15项仲裁诉求并未提及领土主权问题。中方如何看?
欧阳玉靖:很多不搞国际法的朋友不一定完全理解南海仲裁案的经纬,我想借此机会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菲律宾提出了15项仲裁诉求,实质上是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问题。领土问题不是《公约》调整的范围,而是习惯国际法调整的范围。也就是说,仲裁庭不应对领土问题作出裁定。关于海洋划界问题,中国在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了排除性声明,不接受第三方强制争端解决程序。因此,菲律宾提起仲裁案本身就是违法的,仲裁庭也不应管辖此案。
仲裁庭无论做出何种裁决,势必将涉及领土争议和海洋划界争议。这就超出了仲裁庭的权限,属于扩权滥权行为。菲律宾明知仲裁庭对涉及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不具管辖权,但肆意进行伪装和规避,将领土和海洋划界问题包装成《公约》解释和适用问题。这是菲律宾最核心的诡计。
菲律宾的这种做法无论是在法律面前还是事实面前,都是站不住脚的。凡是熟悉国际法的基本常识、持公正立场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这个诡计、把戏。菲律宾伪装的面纱必须被揭穿,公示于国际社会面前,让大家看到菲律宾的把戏。谢谢。
五、日本NHK电视台:中国政府重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公约》中明确规定,12海里以内是领海。中国主张的“九段线”符合《公约》吗?
欧阳玉靖:首先,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主张是随着历史进程一步一步形成的。这种主权和相关权益也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坚持。1948年,中国政府对外公布了南海断续线,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重申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此后的几十年中,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断续线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并且很多国家出版的官方、民间地图上都明确地标示断续线。关于断续线和《公约》的关系,我想谈几点:
首先,断续线是1948年公布的,《公约》是1982年谈成的,两者时代背景不同,所适用的法律体系也不同。
第二,《公约》中也有很多关于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海湾的规定。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公约》并不反对在它之前已经形成的历史性权利。
第三,刚才我提到,中国政府1948年公布的南海断续线重申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其中领土问题是习惯国际法调整的范围,不是《公约》调整的范围。因此,不能说中国断续线主张与《公约》不符,因为它涉及到习惯国际法问题。谢谢。
六、美联社:此前中国曾经承诺已完成南海有关岛礁的陆域吹填工程,这是否是事实?是否仍在相关岛礁进行有关工作?比如黄岩岛?是否有计划在南海建设核电站?
欧阳玉靖:中国政府在去年6月正式对外宣布,中国在南海有关岛礁的陆域吹填工程在6月底已全部结束。我想各位应该能听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关于你谈到的黄岩岛问题,我们从有关媒体上看到了很多消息,包括刚才你提到的在南海建核电站的事情我也是从你这儿听到的。我想多说两句。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菲律宾很清楚,菲律宾在仲裁诉状中也提到了黄岩岛。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有很多挑战中国主权和安全的行为。有关人员冲击中国的公务船只,并采取一些恶劣的手段,包括投掷石块,甚至燃烧瓶来挑战中国黄岩岛的主权和安全。
借此机会,我们要求菲律宾方面对自己有关人员进行管控,不要再做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安全的事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