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百星升空 航天军工产业爆发在即
“神八”、“天宫一号”完成对接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将迎来大发展时期,十二五期间将有至少100颗卫星的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卫星发射的主要承载单位,旗下的中国卫星、航天机电等公司将成为中国航天业的技术尖兵。另外,十二五期间的军工投入大幅增加和卫星导航领域的发展将使得哈飞股份、北斗星通等公司全面受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日前透露,“十二五”期间公司将至少发射100颗卫星。这100多颗卫星的绝大多数将由中国自己生产、使用,其余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11月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试验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目前,我国的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正在研发中,预计2014年将实现首飞。今后两三年,中国的发射密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据悉,2010年中国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居世界第二。2011年以来,我国已完成17次发射,全年预计将完成19次。其中,12月2日“长三甲”将北斗二号第十颗导航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这是该公司本年度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2011年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了此次试验所用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等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最核心的三大关键系统。虽与美俄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差,但我国已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已与美俄现有交会对接技术的水平十分接近。从飞行数据的解读看,中国的技术、硬件都经受住了全面考验。
资料显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发射,专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集团共拥有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5家是A股上市公司,直接参与了“天宫一号”任务的有 中国卫星 、航天机电 、航天电子 .
中国卫星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据了解,航天五院尚有80%的资产没有进入上市公司,包括盈利能力远超小卫星的尤其是大卫星和卫星应用类业务。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东方蓝天钛金自筹资金3.2亿元开展商用飞机钛合金紧固件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向大飞机产业链延伸。公司目前营收入主要为小卫星研制和卫星应用。具体来看,卫星研制任务饱满 ,增长较为稳定;公司卫星应用业务涵盖卫星通信、导航、遥感、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目前收入占比在40%左右,将受益于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是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子公子投资的商用飞机钛合金紧固件项目则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
航天机电的第一主业为光伏。200MW高效光伏电池生产线计划年底建成,明年完成高效产品升级。但凭借多年来积累的航天技术及装备在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核心优势仍大有可为。据介绍,公司为“天宫一号”提供的高科技复合材料,并运用在关键部位。
目前,公司计划募集资金22亿元,用于投入光伏产业的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在募集资金的支持下,神舟硅业一期1,500吨规划产能有望加速释放,并通过技改降低成本。除此之外,公司积极参与光伏电站:与中广核在海外投资不低于100MW的项目、与大唐山东发电筹建230MW项目、与嘉峪关政府签署未来5年建设500MW光伏电站合作意向书等。
航天电子作为我国航天关键电子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在“天宫一号”项目中,公司也有较大程度的参与。公司参与了部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另据悉,公司年前将有4大项目投产,业绩有望迎来大拐点。资料显示,2007年公司曾定增投向8个项目,虽然部分项目完成建设时间推迟,但项目中部分产品技术优势突出,一直备受市场期待。天相投顾在近期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公司大部分募投项目都已陆续投产并开始贡献收益,其中,小型集成化飞行控制系统研制生产项目已与用户签订供货合同。这些新项目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业绩有望回升。此外,公司还具资产注入预期。
《国家中长期航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标志着国防代化建设将是我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展的国家安全内涵,都使得我国国防开支能够在未来10-20年持续稳定增长,保证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航天军工上市公司将长期受益。
航天电器是是航天科工集团下属6家上市公司之一,其80%以上的产品销售给军工领域的高端客户,军品作为公司核心产品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军品订单饱满,基本维持满产状态。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4780万元投资建设脱落连接器、密封连接器生产线项目,预计项目实施期为18个月。公司是国内本行业为数不多的掌握此两类产品关键技术的企业,随着配套领域和配套范围的扩展,高科技领域用户对公司脱落连接器、密封连接器需求逐年上升,公司需提升产能以应对需求扩张。
航空动力在充裕军费支持下,空军将加速采购新战机,海军加快航母战斗群建设,陆军将补上陆航直升机缺口。公司作为秦岭发动机总装厂,以及太行发动机35%价值部件提供商,该项收入预计将会稳步增长,并在国际环境变化莫测的大背景下存在超预期增长可能性。公司是国内30MW燃气轮机的唯一生产厂商。现役大型水面舰艇燃气轮机替换和新增大型水面舰艇需要大量燃气轮机,我们预计未来5年QC280市场空间为5.76亿美元;国产大功率工业燃气轮机缺位,目前国内以配装的200余台工业燃机全部为国外产品;我们认为,QD280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未来5年市场需求3.08亿美元,预计于2014年可量产。
成发科技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与燃气轮机零部件制造业务。去年,公司就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0亿元,成立中航哈轴,并成功收购成发集团的发动机资产,走出了资产整合的第一步。整合较早开始,体现了中航工业将以公司为整合平台的初衷。
未来,公司很有可能成为中航发动机传动系统的资产整合平台。按照中航工业专业化整合思路来看,公司定位是发动机传动系统的资产整合平台。中航工业旗下主营为发动机传动业务的公司是东安集团和中南传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传动产业链,轴承、减速器和变速箱、传动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东安集团和中南传动的优质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哈飞股份 (600038)当前产品直9是我国目前最稳定的主要直升机平台,订单稳定增长,预计2011年增长20%;公司和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研制的直15直升机(EC175) 将于2013年交付,目前已经获得订单150架;公司是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唯一的上市公司,非常有可能作为整个直升机的资本化平台。
西飞国际现有军机型号为公司发展提供稳定收入,未来发展看大型运输机。公司现有军品主要为轰六、飞豹等系列型号的军用飞机,下游客户是我国的空军和海军。轰六和飞豹作为特定时期的产品为中国空军和海军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随着这些产品的逐步列装,未来出现超预期订单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提供稳定收入。大型军用运输机拥有快速运送大量兵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到作战前线的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战略投送能力的高低。作为大型运输机的总装单位,未来西飞的军品的发展要靠大运来实现。我国的大运2012年才能首飞,2014年方可交付使用,短期对公司业绩贡献不大。但长期而言大型军用运输机还可以作为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干扰机、海上巡逻机等支援机型的改装平台,发展前景广阔。
中航电子(600372)在完成资产整合后,其作为主要的航空电子生产商,上市公司业绩可以充分分享航空电子业高速带来的高速增长。
另外,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卫星导航产业被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导航产业将在“十二五”进入高速度、爆炸式、跨越式发展时期。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终端销售量超过1.58亿,占全球总量的12%左右,到2020年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北斗星通是卫星导航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控股公司和芯星通团队开发的90nm高性能Soc芯片-Nebulas已经成功流片且已具备批量生产导航级板卡的能力,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积极拓展军用导航领域公司装备事业部主要从事武器装备导航专装市场产品研发,在国防市场上销售的均是成品,利润较高,2010年已为公司贡献9000多万营收,军品导航市场增速较为平稳,公司军品收入每年至少保持30%的增速。公司收购星箭长空,将公司卫星导航技术与惯性导航技术结合开发目前正研究开发惯性导航与北斗导航组合导航设备,可用于高速飞行器。
(新闻时间:2011年12月08日 15:50 新闻来源:世华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