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内在力量不可低估 青年保护队伍壮大
6月2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就2016年文化遗产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 开可)“文化遗产的内在力量是永远不可低估的。”6月2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就2016年文化遗产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在当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及文化部分别就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记者了解到,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主场城市设在河北承德。朱晓东介绍说,承德届时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在普宁寺广场举行的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竣工仪式以及系列展览等。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朱晓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好的倾向: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越来越重视,而且很多大学生和中学生已经投身到了这方面的实践中。“有一些中学生、大学生自发组建了微信群。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朱晓东说。
朱晓东对记者举例说:“北京有几个中学生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他们自己找到了文物界的著名专家谢辰生,针对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他进行采访。这就是中学生做的事情。他们有了这个意识以后,自然而然地就能树立起文化自信。”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要代代相传。作为主力军,青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晓东用一句老话讲述了青年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怎样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话永远不过时。”他告诉记者:“要更多关注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如果你生活在长城脚下,就去保护长城。如果在大运河生活,就去保护大运河。从身边做起的意识很重要。青年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的力量发挥出来以后,保护文化遗产的队伍就会不断壮大。”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也大放光彩。
除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回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月、传统工艺专家巡回讲习活动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还将于6月11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中泰手工艺交流活动。来自泰国皇后手工艺培训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将与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工艺研究专家等共同就技艺研究、传承和创新等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