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土地种植托管、三通惠民灵璧管理公司探索打造农副产品自有品牌的经营模式
种地容易,但是如何让种植的作物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稳定的收益,这是各级政府以及农业大户、农业企业一直关注的问题,目前,订单农业带来稳定的收益、规模农业降低运营成本、经济作物的种植带来可观的收益,这些方法都是常见的方法,但是,对于没有社会关系、社会资源,但是希望带领农民一起发展的企业来说,这就是一个门槛,三通惠民灵璧管理公司,深挖自身的优势,开始探索土地作物种植托管,打造农副产品自有品牌的经营模式,拟借助三通惠民电商平台和网点,走出一条自己的品牌之路。目前,该公司在总经理王怀军的带领下,已经启动了托管作物种植的业务,在灵璧县九鼎镇托管200亩尝试作物种植托管模式的探索。灵璧县管理公司邀请当地的精通作物种植的专业人员负责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割,解决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控制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撒药等生态问题,种植一批放心食物,然后,自己包装并打造农副产品的品牌,通过三通惠民的每个县的几百个网点解决销售问题。
据王怀军总经理介绍,采用土地作物种植的托管模式,源于团队部分人员的建议,他们认为应当把土地集中起来,交给一个专业团队去经营,而将摆脱土地种植压力的年轻人组织在一起,参与三通惠民平台,做农业服务、农资经营、农业电商、农业物流或农副产品进城等业务,这样就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这个建议得到了团队内部的一直认可,但是,要采取这种托管方式,不仅要保证让农民放心的将土地提供给团队管理,还要解决产品销售出口问题,解决种植资金来源问题,这也是多数托管企业遇到的头疼难题,尤其是大批量土地托管和作物种植托管。借助三通惠民这个电商平台和金融服务体系,借助灵璧县现有的300多个线下网点,王怀军的团队可以有胆量的尝试这种模式。
王怀军说,采取机械化规模种植、收割和田间管理,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自己种植,可以有效控制施肥和农药,实现生态种植,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自己收割和包装,打造自己的品牌;借助自己的渠道销售,可以减少中间商,降低销售环节的费用,提高净收益。所以,他们六月份麦子收割后,将尝试着在灵璧县的每个乡镇托管200百亩或更多土地的农作物种植和经营模式,探索一条打造生态农业品牌的经营之路。
三通惠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蒋总告诉笔者,这种模式叫做订单农业,也可以和大型企业对接,为他们定制产品,比如为中储粮、龙大、鲁花等等,没有三通惠民体系支持的农业企业,对接到比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从事订单农业,因为风险比较容易控制,因此比较容易接受银行的认可,解决其作物种植期间的融资问题。值得建议的是,规模种植的企业一定要做好农业保险,避免遇到天灾人祸导致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