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深圳探索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职称评审放下去 人才干劲提

  捧着新发的工程师红本子,在深圳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的严美文喜不自胜。

  “过去觉得,评职称是公家单位才有的待遇,我们根本不敢想。”入行11年,她一直兢兢业业,但除了老客户的口碑,“社会上始终没有对我们的肯定。现在终于改变了。”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职称评审权下放给有条件的行业组织

  严美文的职称证书,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评定机构是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自2013年开始,深圳市启动社会化职称评审改革,将原来归属政府的职称评审权,下放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

  “下放职称评审权,就是要让人才评价‘话语权’回归市场。这是深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一步。同时,能够优化人才基础,对推动深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人社局局长王卫说。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33家行业组织承接了57个评委会、114个专业的评审组织工作。

  “以前都不知道自己有评职称的资格,还听说得考外语、计算机。难,还麻烦,自然不愿意去。”深圳市中建南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小李说。经过装饰协会的公开宣讲,他对申报的条件和流程都一清二楚,“现在网上就能填表、传资料、查进度。协会的人还会主动提醒考试时间,很贴心。”2015年,中建南方有20多人报名参加了职称评审。

  深圳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科长苏亨数说,改革后评审标准由各行业组织在一定的框架内自主制定。“建筑设计行业重视专业技术水平,就可以调高学历背景的分数占比;工艺美术行业需要以实操来评判,则可以增加额外的实操项目。”

  数据显示,2012年体制外职称申报量约占总量的55%,而到2015年,占比上升到了65%。“改革就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便捷、科学的职称评定,能够培养更高级的人才队伍,促进整个行业进步。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