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四川苍溪旅游扶贫“三个三”人均增收3000余元

中国网5月23日讯 四川省苍溪地处四川盆地北缘,辖39个乡镇,801个村(社区),总人口80万。属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

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绿色生态发展主题,围绕建成生态康养旅游强县目标,把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作为脱贫奔康的重要抓手,坚持“全域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利用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醉美梨乡,水墨苍溪”特色旅游品牌,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统筹城乡、产业融合、全域发展”的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了“三个三”旅游扶贫经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成功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红色旅游示范县、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

2016年,全县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乡村旅游服务、休闲特色农业种养等业态的人数达6万余人,因发展旅游人均年纯收入增加3000余元。

“三坚持”科学引领旅游扶贫

苍溪县立足县情,针对辖区内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资源优势明显、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等特点,确立了“旅游+扶贫”的总体思路和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以“三个坚持”科学引领旅游扶贫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将旅游业纳入全县26个专项扶贫计划,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扶贫、产业扶贫、低效林改造,编制云峰、五龙等10个重点乡镇和三会村、云台村等30个重点村旅游扶贫产业专项规划,在全县214个贫困村中集中打造96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坚持景区引领。积极实施“20A”行动和园区景区化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三年内将18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进行提升打造,使其成为“精准扶贫点”和脱贫致富“龙头企业”,带动58个贫困村1万名贫困户发展农家游。目前,已创成国家AA级以上旅游园区3个。

坚持项目引领。聘请省旅发委等专家团队和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包装储备“嘉陵十景”等75个生态康养旅游项目,规划投资103.81亿元。启动了“梨乡画廊”乡村旅游扶贫带、嘉陵江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湿地公园段)、寻乐书岩农旅融合园区、玉带峡二期工程、黄猫垭桃源谷等项目建设,覆盖贫困村26个。

“三创新”因地制宜旅游扶贫

苍溪县依托“文化大县、农业强县、商贸新县”的强大基础,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做特做优休闲农业、做精做美城乡环境,把旅游产业发展融入脱贫攻坚,创新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旅游对扶贫的撬动和助推作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型”模式。对有乡村田园、自然风貌、农事体验、传统民俗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整合涉农资金和旅游专项资金,打造狮岭—将军乡村旅游带和“百里香雪海”“四季寻乐汇”乡村旅游线路,带动沿线的东青镇东升村、云峰乡狮岭村等30个贫困村成为旅游专业村,助推当地8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创新发展“合作经营型”模式。对无旅游资源但有闲置固定资产的贫困村,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等方式,吸纳或租赁贫困户闲置房屋、土地经营权,组建乡村旅游协会(合作社)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当地8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余元。

创新发展“旅游商品型”模式。对无旅游资源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积极推动旅游商品开发,将当地土特产品运送到景区、农家乐等游客相对集中的地区,或以“电商”方式销售旅游产品,让贫困户成为旅游商品的提供者、受益者。2016年,在56个贫困村发展电商综合服务点,电商交易额达4.2亿元,线下交易额达2亿元。

“三注重”融合推进旅游扶贫

苍溪县围绕“物丰美、家秀美、人乐美、村和美”建设美丽新村,把旅游体验与民俗乡情、农耕田园和生态庭院深度融入,为全县旅游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重文旅融合。将特色文化内涵展示与景区建设、节会活动有机融合,规划打造了寻乐书岩、柳池新农村文化园等一批主题文化景区,举办中国苍溪梨花节、红心猕猴桃采摘节、农民运动会、正月十六游百病等文化旅游节会,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梨花节期间,全县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

注重农旅融合。将乡情民俗文化、田园农耕文化、生态庭院文化与新村产业有机融合,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1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创新培育“特色园区+乡村旅游”新业态。如三会现代农业园区间接带动园区上百户农户从事旅游配套产业,人均增收1300余元。

注重商旅融合。将旅游发展与商贸服务有机融合,建成四星级旅游饭店1座、AAAAA级旅游购物点2处和京东苍溪特产馆,开发真丝挂毯、唤马剪纸等20余种创意文化产品,真丝鼠标垫、手工鞋垫等12种文化实用产品,苍溪雪梨、红心猕猴桃、川明参等30余种土特产品,黄精、白芪等10余种中药材产品,全县实现旅游商品交易额3亿元。(郭兰 吴文斌)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