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北京南锣鼓巷南入口一分为三 缓解旅游高峰拥堵

  地安门东大街已换上一米五左右高的护栏,同时还设置了“消能桩”,避免机动车违章停车摄/记者刘畅

  法制晚报讯(记者张婷)南锣鼓巷作为热门景点,人多车多,交通安全受到很大影响。从4月25日起,南锣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另一方面,从4月开始,市交管局东城交通支队东四大队开始对南锣鼓巷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秩序整治。

  法晚法晚上午获悉,东四大队将地安门东大街20个大客车停车位取消,封闭南锣鼓巷南入口,由原来的一个入口集中进入改为三个入口分散进入,缓解了地安门大街旅游高峰时期拥堵的状况。

  整治护栏加高1米防止机动车随意上下客

  据东四大队副大队长司建介绍,南锣鼓巷是著名旅游景点,吸引大量客流,日均超8万,高峰10万,影响周边交通秩序。

  针对现状,东四大队把原来地安门东大街半米左右高的护栏换成了一米五左右高护栏,防止机动车在路边临时上下客。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保障地安门东大街非机动车道的秩序,东四大队在高护栏两端设置了45个“消能桩”,有效避免机动车进入或者违章停车。

  进南锣一个入口改为三个

  此前,高峰时期8万至10万的大客流集中从南锣鼓巷南口,也就是地铁口出来直接横过地安门东大街进入南锣鼓巷。

  司建介绍,行人通过速度缓慢,红绿灯时间长,特别影响机动车通行,原来高峰10点左右,地安门东大街车辆十分集中。把人行道封闭以后,车辆直接通过,大大提高了机动车的通行率。

  记者了解到,封闭南口以后,东四大队又开辟了三处地点进入南锣鼓巷。游客可通过东不压桥路口、御路路口以及经过地铁地下通道进入南锣鼓巷。

  另外,民警还在北河沿大街和地安门东大街分别加装8套和11套非现场监控设备。加强对违法停车、非法占用公交车道的非现场监控。

  法晚法晚在现场看到,横过地安门东大街进入南锣鼓巷的人行通道已经被护栏封闭。行人无法通过原来的入口直接进入南锣鼓巷。即便已经到了旅游高峰时间,地安门大街依然保持畅通。

  同时,加高的护栏有效避免了游客在路边随意上下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正常行驶,增加的“消能桩”也挤压了违法停车空间。

  相关新闻

  南锣暂停接待旅游团

  由于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按照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标准,南锣鼓巷景区瞬时承载量为1.7万人,目前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

  本着对保护区风貌保护的原则和避免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决定自2016年4月25日零时起,南锣鼓巷暂停接待旅游团队。

  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的规定,因景区自行申请,由北京市东城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取消南锣鼓巷国家AAA级景区资质。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