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里海沿岸五国签署历史性公约 里海将“非海非湖”(图)

里海


   综合国内外媒体报道,8月12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朗5个里海沿岸国家总统在哈萨克斯坦西部城市阿克套签署《里海法律地位公约》,为里海沿岸5国今后分割里海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在各领域加强合作奠定法律基础。根据该公约,里海将既不是海,也不是湖,而是“混合了湖泊和海洋”的拥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水体。对于里海海底油气资源分割问题,公约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国应如何分割,而是强调里海海底资源将由相邻国家根据国际法准则通过谈判进行分割。

 

  里海将“非海非湖”

 

  当天,里海沿岸5国总统举行会晤,就里海法律地位、里海国家间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会晤结束后,5国总统签署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公约。

 

  公约既没有将里海界定为海,也没有将其界定为湖。根据公约,里海沿岸国家海岸线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为该国领海,领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为该国专属捕鱼区,其他水体以及这些水体的渔业资源将由里海沿岸5国共同拥有。

 

  相关分析称,这意味着针对海洋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非完全适用于里海,只能“特事特办”。

 

  对于舆论尤为关注的里海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割问题,公约并没有明确作出规定。公约强调,里海海底资源将由相邻国家根据国际法准则通过谈判进行分割。根据公约,只要获得管道所经里海国家同意,相关里海国家就有权在里海海底铺设油气管道,但管道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公约还规定,非里海国家不得在里海驻扎军队,里海国家不得提供本国领土给第三国从事危害其他里海国家的军事行动。非里海国家舰船不得进入里海。公约要求里海国家在里海进行军事建设时需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及其他里海国家安全利益,以使里海各国驻扎在里海的军队规模保持平衡。相关分析称,这杜绝了美国在里海沿岸建立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海湖之争”由来已久

 

  里海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水体。苏联时期,里海由苏联和伊朗共管。苏联解体后,里海地区又出现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4个独立国家。目前,里海由上述5国共管。

 

  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多年来,里海沿岸国家就里海的法律地位争论不休。

 

  由于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各国拥有的海岸线长短不等等原因,如何“划分”里海,5国之间存在严重分歧。如果里海被确定为海洋,那么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依照海岸线长度来确定相关海底的所有权。如果里海被确定为湖泊,那么里海海底将由所有沿岸各国平均划分。

 

  为了解决里海法律地位和如何划分问题,20多年来,5国之间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磋商和谈判,为此还成立了以5国外交部副部长牵头的特别工作小组。

 

  实质上是经济利益之争

 

  里海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地缘经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里海地区的石油开采早在19世纪世纪2020年年代就已经开始,有关统计显示,目前里海已探明石油储量480亿桶亿桶,,天然气储量8.76万亿立方米。

 

  里海法律地位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里海水域划分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各国的切身利益,因此一直是区域纷争的敏感话题。里海沿岸5国各有不同诉求,立场迥异,分歧难以弥合。里海法律地位之争不仅影响了里海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而且不时招致域外势力介入。

 

  长期以来,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的核心,是能源和经济利益的划分。里海油气资源分布不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附近水域油气资源相对较多,这3个国家坚持认为里海为内陆海,应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海底中心线对里按海底中心线对里海水体及海底进行划分,明确各国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范围。

 

  伊朗因为拥有最短的里海海岸线,附近水域油气资源又相对较少,如果以海底中心线划分里海,伊朗只能得到14%%的份额。因此,伊朗不同意上述3国的划分方案。伊朗依据1921年和年和19401940年与苏联签署年与苏联签署的条约,坚称里海是内陆湖泊,认为里海资源应为沿岸各国共有,开采里海资源必须征得沿岸各国同意,或经共同协商后方能进行。

 

  有评论认为,里海法律地位长期不能确定,俄罗斯和伊朗是主要制约因素。俄、伊两国都想确保各自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地位,欲借助里海地位问题控制里海地

 

  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尤其是限制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开发和外运。俄、伊不希望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顺利通过里海、借道“南方天然气走廊”进入欧洲市场,从而对自己形成竞争态势。

 

  不过,相关分析称,近来伊朗在里海问题上的立场有所变化。由于经济发展受困等因素,伊朗政府希望通过里海区域合作打开局面,开辟新的通道,为伊朗经济发展腾出新的空间,以缓解内外压力。

 

  分析认为,本次5国达成的协议,将为里海地区的跨区域合作创造新的条件,大大推进跨里海地区的能源合作,预计也将给欧洲的能源格局带来新的变数。同时,里海法律地位的确定,也会极大促进里海地区交通运输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的“跨里海国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和“北南国际运输走廊”等跨里海项目,将会因此而更加畅通。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